新金融研究所特约本报记者 吴风显
核心理念提示信息
“现在的P2P大体上做不出或者说的大数据风险控制。”勇于坦言的赵紫阳说。李是杉信用贷款副董事长。即使还没建立起大数据风险控制系统,杉信用贷款的风险控制方式很现代,甚至有些“僵硬”,这毫无疑问阻碍了它的产业发展速率,所以,虽保有上市公司的股东大背景,但总计成交量数据并不夺目。而让赵紫阳欣喜的是,其欠费坏账率都高于银行。这与李的理工学院教员、辩护律师等多应用领域的新锐早年有一定关系,他擅于归纳,他从实践中归纳出两套独有新奇的风险控制经营理念,这套经营理念渗入于科研、技术合作开发、产品设计、企业发展战略等全过程当中。
赵紫阳保集团继续执行副总裁等职。前任杉信用贷款副董事长、富银金融投资(广州)金润庠公司副总裁。
– Q&A–
慢,来源于零风险控制本报记者(下列全称“记”):杉信用贷款的股东大背景很极好,但做了一年,总计成交量金额只有12亿元,注册用户数量也才三万多,产业发展的速率有点儿慢。
赵紫阳(下列全称“李”):慢。但从他们股东,到我自己,到核心理念雇员,都认为慢是坏事。跟南埃尔普较之,他们公司有几个特征:其一,意图不同。很多机构即使做业务缺资本金而搞一个P2P。他们不是的。他们做P2P时,他们的金融投资公司(指“富银金融投资”,亦为宝钢股份母公司子公司—本报记者注)的帐户上有2个亿空置资本金。他们吗是被互联网金融的气质招揽得来做P2P的。这就决定了他们不搞资本金池,也不发“违约标”。
记:什么叫“违约标”?
李:就是借款人违约了,还不起钱了,P2P公司不得不自己垫资。那垫的钱从哪儿来呢?只好再发新标。这就是“违约标”。据我所知这是网贷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。
他们平台还有第三个特征,就是他们不做风险覆盖。行业里普遍的做法是评估自己的风险率是多少,按照收益率能覆盖风险率来测算风险覆盖。他们是零风险思路。就是说,他们的每一个项目必须自己感觉没有任何风险才做,但最终继续执行下来肯定会有风险。他们的欠费违约率是千分之几,应该是行业里最低的之一,比银行还好。
记:从上线到现在,欠费违约率只有千分之几?
李:一年来,总计成交量量突破12亿了,或者说产生的损失只有200多万元,欠费的约有1千万元(借款客户实际欠费,平台上由第三方代偿了——本报记者注)。欠费高针还呈现下降趋势。即使他们只做零风险的项目。
记:我采访了多家网贷机构了,只有你给我的数据是最具体的。
李:我给你的都是很真实的数据。前两天,他们分别跟国际最具公信力的四大会计事务所联系,邀请他们对他们的财务做全面审计,出具审计报告。我们将全部公开,比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还要细。
记:他们愿意给你们做财务审计吗?
李:他们劝我可以稍微晚一点,即使他们现在还处于亏损期。
记:亏损原因是什么?
李:主要在技术合作开发上投入较多,还有人力成本。他们没有亏损在风险上。他们有一个多亿的资本金,前期在技术投入上的发展战略亏损在他们的承受范围内。
记:刚才你说你们只做零风险的项目,如何实现?
李:很多放贷机构都搞产品化、批量化等等。他们就看几个指标,如客户的现金流,客户的身份证是不是真实的,把居住地落实清楚;再看他的征信记录,之前有没有从银行贷款,有没有欠银行的钱;再看他参加社保的情况,加入了多少时间,以及连续性,判断他所在工作单位的经营情况等等。这些没问题就可以放款了。
我觉得光看这些指标还是没把握,他们目前还没有大数据风险控制系统。少数跟其他行业相结合的P2P可能有大数据系统,像纯粹做P2P的据我所知不可能有自己的大数据风险控制系统。他们也没有,所以他们虽然也搞标准化,但不强调批量化。
另外,他们看不懂的项目也不做。比如你的业务太复杂,这儿一个生意,那儿一个生意,你让我去查,查完了,我心不踏实,看不懂你到底是挣钱的,还是赔钱。这种情况我不做。假如我调查你,你还不配合,你姿态很高,这儿不让我看,那儿也不让我查,那你再牛,我也不做。还有些行业,我一点经验都没有,一点都不懂,你让我查,我也看不懂,那我也不做。
没有或者说吃过亏的人,没有经过历练的人,对金融缺乏敬畏之心。而他们风险团队每个人在做杉信用贷款之前,背后都背着失败的教训,他们专门招这些吃过亏的人,他们才有敬畏感。他知道便宜没这么好占。所以,他们看不清楚的项目坚决不做。
他们的金融投资公司,自2015年1月份以来也是我亲自抓风险控制,到现在是零损失。做了一年了,到现在余额8个亿,或者说的欠费只有200万元。发生欠费的是一家广州企业,现在还正常生产,每月还能还一点款。所以金融投资大体上是零损失。
所以,我一定要做自己有把握的项目。坚持这一点也有不好的地方,就是,体量难以快速做起来,所以,一年才成交量金额才12个亿,太小了。而且互联网平台其实运营成本很高。
杉信用贷款,2014年9月29日上线,主要投资方为杉杉控股和宝钢股份(600884),注册资本金1.011亿元。专注为农业应用领域的农户、个体户和中小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及供应链增值服务。
记:刚才你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在技术合作开发上投入较多,你为什么重视技术的合作开发?
李:他们为什么重视技术合作开发呢?即使他们吗想用科技的方式做一个互联网金融信息中介。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,只有用技术方式降低风险你才或者说值得信任,风险率太高,你就是骗子。
例如想办法用技术方式引导投资者把资本金分散开。比如说,杉信用贷款现在是1%以内的不良率,我通过技术把投资人的钱分成100份去投,如果有一份出现风险,那也是1%的不良率了。哪怕预期收益是7%,去掉1%,你还有6%的收益,这也比银行储蓄利息或者银行理财要高。
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呢?就是要把杉信用贷款这个品牌打造成一个和银行一样可信的品牌。然后逐渐地、有把握地、有节奏地把它做成巨无霸。
昨天,我还跟我的技术负责人说,他们的系统技术含量在P2P行业是领先的,但跟或者说的科技金融公司较之,差距很大。我跟他们说,我不怕你们花钱,你们照着全球最好的金融技术和方向去努力,打造一个吗金融科技公司。当然,节奏要把握好,要根据公司的需要去做突破。未来,金融机构的核心理念竞争力就是科技。
只服务风险最低的人群记:很多现代企业都进军P2P,比如海尔、恒大、万科等等,他们不少都在做自身业务里的供应链金融。杉杉控股和宝钢股份都在杉信用贷款直接或间接持股,共有百分之四十之多。你们也做大股东的供应链金融吗?
李:杉杉的业务他们一点不做。有两个原因,其一杉杉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材料供应商,这个产业链上的毛利率度不高,P2P的融资成本他们承受不了。另外,他们也不缺钱。
记:除了锂电池,杉杉还涉足服装等产业。
李:服装产业链上的毛利率也非常低,做服装产业链风险很高。我再给你介绍一个他们的风险控制原则:他们的项目主要来自违约率很低的行业。比如,他们做大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里的贷款,广州某大型农批市场有两千多户业主,历史上只发生过两起跑路事件,就算全被我碰上了,损失也只是千分之一,我怕什么?再如,他们金融投资公司做医院的贷款,全国的医院有几家还不起债?所以,我跟他们的风险控制反复讲,风险控制不只是靠专精。说他们有多高的风险控制经验和水平都是扯淡。
记:就是说,你们只在违约率很低的行业里寻找资产?
李:对,风险控制的核心理念是要在低风险人群中或低风险产业中去找资产。风险控制负责干什么?风险控制技术只是补充,就是别让千分之一跑路的可能跑到他们这儿来。
那么在挑选项目时,可能会把好的项目挑掉了。没关系,这个行业就是宁可错杀一百,绝不放过一个。有很多业务员问我,风险控制把好项目给否掉了,他们承担责任吗?我说,不承担责任!为什么呢?你去看看他挑掉的项目里面有没有一个后来还不起贷款的,只要有一个,就说明这个风险控制挺好的。他没有赔钱,就是帮他们赚钱了。
记:杉信用贷款的项目主要有哪几类呢?
李:他们现在的发展战略方向是农业,他们已经合作开发了三个农业产品,一个是城市农批市场的“农批贷”,还在新疆做水果批发的“货押贷”,就是仓库方担保的货物抵押贷款。还在黑龙江做规模农场的贷款业务。
关于“农批贷”,他们做法是去掉两头,只作中间。生意做得很大的,很牛的,已经发了财的,他们不做。刚入行的人他们也不做。
记:为什么?
李:即使这些人都处于危险阶段。做得很牛的,他们的心也很大,开始用一些非正常的方式做生意了。而刚入行的,还没有经历过风浪,风险防范方式不强。所以,他们都不做。他们做的都是入行一年以上,全家人都是干这行的商户,这批人大体上不会出事。他们在农批市场所做的项目总计上亿元,只有4万多块钱没收回来。
用金融连接农业生产和销售记:最初,杉信用贷款怎么想到做农业应用领域呢?农业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。
李:我跟你介绍一下他们挑选行业的另一个经营理念,就是谁赚得多,就是我放贷的人。他借了我的钱是去赚钱,还是去救火、填坑?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。放高利贷都是救急的。但他们不做高利贷,不去做救急的事情,他们只是做双赢的事情。你借我的钱必须挣得比我多。如果你挣得比我少,甚至你不挣钱,那这个项目我不能做。否则就是找死,很多小型公司P2P就是这么陷进去的。
他们找了很久,谁支付这么高的利息,还能挣钱?他们发现只有小生意才能做到,大生意做不出。
记:大生意不是更容易降低成本吗?
李:大生意就是所谓的规模经济。规模经济没有高毛利率。为什么?毛利率一高,资本金都往那里涌,毛利率马上就小了。所以资本金密集型行业不可能有高毛利率。只有小生意,大资本金看不上的生意,才有高毛利率。农产品批发市场就属于这种;小商户们自有资本金每天只够做一车货,每月有4%的毛利,扣除人工成本,能攒下来的钱不多。他想攒钱就得把生意做大,那就借点钱做两车生意。那我就借给他,他可以增加2.5个点的收入,我赚1.5个点。安全得很!现在,除了这种小商户还有谁能做到这样的毛利?
记:杉信用贷款的发展战略方向是什么呢?
李:通过增值服务,把农业生产、销售和金融串起来。即使他们在农产品生产、批发等环节做金融,网点增多以后,就可以帮助生产者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,也可以帮批发商找最好的货源。这样,他们就没有风险了,我的贷款也没有风险了。
所以,他们现在开始在全国复制农批贷模式,已经进入五个大型批发市场了。现在缺的是人手,培养人才要有一个过程。别人做大额业务,一个项目的提成就是一大笔,或许足够买车买房了,但他们做的多是小额项目,一次提成就那么几百块钱,几千块钱,业务员必须耐得住寂寞,没有坏心眼,还肯去市场上跟商户去聊天,肯去干这么艰苦的事情。这样的科研起来比较慢。但他们已经从一个基地变成五个基地,以后翻番起来会很快的。
记:从扩大规模的角度考虑,你为什么不借用更多的外部资源呢?比如和小额信贷公司合作以获得项目?
李:我认为小额贷款历史上是以放高利贷为主的,是放救急的钱。经济形势好的时候,他有机会把钱挣回来,大家是双赢的。但这一年经济下滑,再放救急的钱,自己很可能亏损。所以现在不是做规模的时候。(完)
以上内容转载至P2P观察访谈
咨询热线
0755-86358225